第二节 信息系统
一、信息系统的概念

1.系统

系统是一系列相互作用以完成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,它通过接受输入、经过有目的的处理过程生产出产出,以实现特定功能。

• 系统的特点:

(1)系统是由部件组成的,部件处于运动状态; (2)部件之间存在联系; (3)系统行为的输出也就是对目标的贡献,系统的各主量和的贡献大于各主量贡献之和,即1+1>2; (4)系统的状态是可以转换的,在某些情况下系统有输入有输出,系统状态的转换是可以控制的。

• 系统的形态:

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(自然/人类) 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

• 系统的结构:

系统由输入部分、处理部分、输出部分和反馈控制机制组成 输入部分是将所需要处理的要素收集到系统 处理部分则是一个转换过程,可以将输入转换为输出 输出部分将系统转换出来的要素提供给系统的服务对象 反馈是指描述系统状况的数据 控制是指监督和评价反馈

• 系统分类

从不同的角度出发,系统分类有不同的方法。

首先,按系统的抽象程度,可把系统分为三类,即概念系统、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。

(1)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。它是人们根据系统的目标和以往的知识初步构思出的系统雏形。它在各方面均不很完善,有许多地方很含糊,也有可能不能实现,但是它表述了系统的主要特征,描绘了系统的大致轮廓,从根本上决定了以后系统的成败。

(2)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则上可行的系统。它考虑到总体的合理性、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,但它没有给出实现的具体元件。它确信,现在的设备一定能实现该系统所规定的

要求。所以逻辑系统是摆脱了具体实现细节的合理的系统。

(3)实在系统也可以叫做物理系统。它是完全确定的系统。如果是计算机系统,那么机器是什么型号、用多少终端、放在什么位置等应当完全确定。这时系统已经完全能实现,所以叫做实在系统

系统的上述分法,可帮助我们在构造系统的时候从概念上由浅入深,条理清楚,步骤扼要。

其次,按照系统功能来分,即按照系统服务内容的性质分,可把系统分为社会系统、经济系统、军事系统、企业管理系统等。不同的系统为不同的领域服务,有不同的特点。系统工作的好坏主要看这些功能完成的好坏,(如企业管理系统)因此这样的分法是最重要的分法。

再次,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,可以把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。封闭式系统是说我们可以把系统和外界分开的系统,如我们在超净车间中研究制造集成电路。开放式系统是指不可能与外界分开的系统,如商店若不进货,不让顾客来买东西,就不称其为商店;或者是可以与外界分开的系统,但分开以后系统的主要性质将会变化。封闭式系统和开放式系统有时也可能互相转化。我们说企业是个开放式系统,但如果我们把全国甚至全球都当成系统以后,那么总的系统就转化为封闭式系统。

最后,按系统内部结构分,可把系统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。开环系统又可分为一般开环系统和前馈开环系统[见图1—4(a)]。闭环系统可分为单闭环系统和多重闭环系统[见图1—4(b)],闭环中既可包括反馈,又可能包括前馈。

2.信息系统

信息系统是人、硬件、软件、通信网络和数据资源的集合,它能够在组织中收集、处理、和分发信息,支持企业的计划、管理、决策、协调和控制。 (1)信息系统示意图

• 人力资源

a.用户:指信息系统的使用者,他们利用信息系统来完成或者辅助完成自己的工作,包括最终用户、知识工人等。 b.信息系统专业人员:具有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方面专业技能的人,负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,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、维护人员等。

• 软件资源

软件是所有信息处理指令的集合,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。

• 硬件资源

硬件资源包括所有的物理设备和材料,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外围设备。

• 数据资源

包括数据库、数据仓库等。

• 网络资源

二、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影响

• 对生活的影响

银行、投资、旅游、在家购物等

• 对组织的影响

扁平化组织、重组工作流程、工作位置分散化、提高组织的灵活性、重新定义组织边界

• 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影响

a.技术理性学派: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,例如工作研究;科学管理;行政管理;全面质量管理;企业流程再造

b.行为学派:强调组织如何更好地适应组织外部和内部各种环境的影响;行为理论;战略信息系统;虚拟理论;计划、组织、领导、控制

c.感知学派:强调组织如何更好地学习和总结、如何更好地应用所掌握的知识;学习型组织;数据挖掘技术;知识库

• 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

对微观经济模型理论的影响:生产函数
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影响:交易过程中的所有耗费
对代理成本理论的影响: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